天气好,带着父亲和女儿去小时候住的镇子转了转。
前一次回去也不是很久之前的事,但那里早已楼去人楼。破落不堪。
我的小院其实早就已经记不住样貌了。只在那里住到二三岁的样子。
那时姥爷还没离休。颠沛流离了大半个中国,但仍然在把队伍放在了山里。
石头垒起来的小土房一排排,前后围起来一个小院。门口有一个小水塘,时常有黄牛陪我玩耍。水塘里有妈妈丢的很多毛像章语录。
我也忘记了飞机的样子,也是后来老爸说时不时有飞机拉出来备用跑道,通常他们都被关在绕个弯的后山大山洞里。附近的水塘的鱼都被他钓遍了,钓到很多次甲鱼,然而那个年代都不会吃。
星星点点遍布在山脚的房子还存留几所,姥爷原来工作的指挥所已经塌了一半。
如今,盖了水泥大楼,留下的人已不多。后山的大山洞和正式跑道依然封闭着有人看守。备用跑道也不准村民晒谷子了。挖石的碎石场也不允许靠近这座山。时光依然安静。
离休之后。姥爷搬去了大城市的大院,我记住更多的是那边了,住在水泥二层小屋,可现在姥爷的身体也每况愈下。
父亲牵着女儿走进石头小院,今天如此热闹。主人回来了。那时离开,大多数空屋就留给当地村名,而村民后来也都搬去了城里。主人叫来了挖土机挖空了水塘,我在想妈妈扔的东西还在吗。转眼间三十多年已过去。 一代又一代,出生变老,慢慢轮回。
谁想过多年后的日子竟翻天覆地。仅有二八凤凰单车的年代,进来一趟山里要两三个小时。现在开着车不过几十分钟。每每回来,爸妈都会说个不停,原来这里是什么,姨妈在这里读书,姥姥的家属工厂。全都是回忆杀,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。
抓拍下这瞬间,感觉特别美好。
很有八十年代既视感……
曾经生活过的地方,总是有感情的,不过我也觉得如果现在一直待着也会无趣。
偶尔回去玩玩是可以的,一直待着也会无趣。
下面都照片上你小时候吧
可以不时地回小时候的住所看看,感觉真好。
是呀,可惜呀石头房子要被主人拆了。